裘文亞:眼科學博士、副主任醫(yī)師。從事眼科臨床工作多年,每年診治眼科疾病包括角膜病、白內(nèi)障、青光眼及視網(wǎng)膜疾病5000余例。在角膜病的規(guī)范化診斷和治療,及角膜病疑難病例診治方面尤其突出。目前為邵逸夫醫(yī)院眼科屈光手術組的主要成員。
我是一名親身經(jīng)歷全飛秒激光近視手術的眼科醫(yī)生,我想我應該把我的手術經(jīng)歷和體會寫下來,好給更多想做這種手術又對此有所疑惑的近視朋友們一些感性的理解。
2014年12月16日,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好日子,這一天我通過接受導師姚玉峰教授施行的全飛秒近視激光矯正手術(SMILE手術),成功摘掉了配戴近30年的近視眼鏡。
【術前篇】
記得18年前,我當時所在的浙二醫(yī)院眼科正在開展準分子激光近視矯正手術(LASIK),我深知框架眼鏡的缺陷和隱形眼鏡的潛在危害,也看到很多人通過該手術摘掉了眼鏡(包括很多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和影視明星),但我自己并未產(chǎn)生摘掉眼鏡的念頭。原因之一是當時要準備考研繼續(xù)深造,更關鍵的還是顧慮手術安全性、有效性和長遠的結(jié)果。后來成為一名角膜病醫(yī)生,日常工作中對外院轉(zhuǎn)診的LASIK術后并發(fā)癥也有所見,就把摘掉近視眼鏡的事情擱置下來了。幸運的是,前年夏天,我也加入了我院的屈光手術團隊,而且邵逸夫醫(yī)院擁有的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全飛秒近視激光設備。因為親身參與了近視患者術前篩查,手術以及術后的隨訪過程,我萌生了摘掉眼鏡的念頭,而且這個念頭越來越強烈。
在正式進行眼屈光檢查之前,我找了三個不同的人群以了解他們對我決定手術的反應。
首先是我的親人,當告訴他們我決定接受手術摘掉眼鏡,他們無一例外地問:你們這臺機器是不是生意不好,需要你做了好廣而告知?
第二,我告訴了眼科非屈光手術團隊的同事們,他們的反應是:你對手術結(jié)果那么有把握,萬一術后視覺質(zhì)量不好,你會后悔的。
第三,我征求了我們屈光團隊的意見,從我的導師姚玉峰教授到全部的屈光組成員,他們則非常支持我的決定。
作為一名醫(yī)生,根據(jù)已有的依據(jù)對我的行為決策做出合理的判斷是我從研究生起就學會并運用自如的能力,外界的反應并不會太多干擾我的思維,但是從上述三個人群的反應,我們不難得出“了解是信賴的基礎”。
沒錯,因為了解,所以信賴。我做出接受SMILE手術的決定是基于對以下的事實依據(jù)的了解:
首先是全飛秒激光的手術原理,它是通過精確控制能量的激光光爆破將角膜組織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且以微米級的掃描范圍在角膜組織中行進,從而產(chǎn)生均勻的微小氣泡陣列,當掃描完成后手術醫(yī)生用器械通過微小氣泡陣列分離角膜組織,從3-4mm切口取出角膜基質(zhì)微透鏡,手術即完成,如醫(yī)生觀察到因為患者的配合情況等激光掃描不完美,那么幾天后角膜組織可完全修復,跟未掃描過一樣,因此手術是可逆的。
第二,對手術醫(yī)生的了解,我的導師姚玉峰教授是國際知名的角膜病專家,有極豐富的角膜病手術經(jīng)驗,SMILE手術亦相當精湛。
第三,對手術結(jié)果的了解,親自參與并觀察到這么多近視者通過SMILE手術獲得滿意的視力。經(jīng)過近視激光術前一整套的篩選檢查發(fā)現(xiàn):我的角膜形態(tài)和近視度數(shù)非常適合手術,考慮到我是以近距離工作為主的眼科醫(yī)生以及年齡的關系,我將術后的目標視力定在0.6,特意保留100度近視。
【術中篇】
手術定在常規(guī)時間周二下午,早上我照例出了專家門診,吃完午飯稍作休息,跟往常不一樣的是這天我不用進手術室開始術前準備,而是坐在近視激光等待室沙發(fā)上繼續(xù)休息。此時的我根本無法休息,腦子里反復回放手術過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去護士臺測血壓、心率的結(jié)果是:心率104次/分,血壓142/74mmHg,明顯是因為緊張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旁邊的同事再次勸我放棄手術,我卻認為:無論是術者還是被術者一定會緊張,一定的緊張度只要不影響操作和配合,手術會更成功。接下來,我想獨處一會,于是回到診室完成了我的專家介紹,時間也正好到了2點。
進到手術室,看到同事們緊張有序在手術,我頓時安下心來:今天只有一個任務,全力配合完成手術。術前準備包括穿手術室的衣帽、洗眼和滴表麻藥,護士微微小心翼翼的,生怕我難受,當我告訴她就跟以往的每次操作一樣做,我都盡力配合,其實洗眼看似難受,只要配合好并無不適。
當護士魚兒扶我進入手術室,躺在手術床上,我看到了姚老師和同事們充滿信心的微笑,我相信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此時語言的交流變得不那么重要,心里默念“配合好,盡我所能”,平時無數(shù)次聽過的“眼睛盯住綠點看,到綠點看不見的時候仍舊堅持不動”,姚老師當時是否對我也發(fā)出這樣的指令已記憶模糊,那是因為我全神灌注于激光錐鏡里的綠點了,那綠點從開始遠距離時模糊的像到近距離時清晰的像,并且在錐鏡吸上角膜“suction on”的時候達到最明亮、最清晰,當機器發(fā)出指令“ready”,激光開始掃描時,綠點被模糊的光暈蓋過,當掃描接近尾聲,眼前完全被白色的光暈遮蓋,除了這個視覺感受之外,并沒有出現(xiàn)原先以為會有的眼球酸脹感,在機器發(fā)出指令“suction off,safe distance”之后,我感覺器械開始操作,也充分體驗了姚老師動作輕柔的操作,當微透鏡取出后,感覺眼前的光線變強,右眼手術順利結(jié)束。緊接著,左眼開始……當手術進行到“suction off”的時候,我似乎聽到姚老師舒出了長長的一口氣,感受到同事們的緊張的氣氛一下子舒緩下來,是啊,盡管只是短短的23秒。
【術后篇】
當我從手術床上起來,我已經(jīng)能看到我的手機時間指向下午2:52。我走出手術室,去告訴所有關心我的同事,告訴他們手術非常順利。這時候我的視覺感受的確跟其他人之前告訴我的一樣,視力比平時不戴近視眼鏡要好些,但感覺眼前有一層水霧一樣,不甚清晰。其他感受除了輕度流淚,不愿意看東西,喜歡閉眼休息外,無任何不適,3-4小時后就停止流淚。術后第一天起床,那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感覺,睜開眼睛就能清晰地看到房間里的所有物件,也不用去床頭找眼鏡了。到醫(yī)院查視力已達到目標視力0.6(術前設定特意保留了100近視),接著就照樣看門診,下班就自己開車回家了,當天晚上還去體驗了高架橋駕駛(時速為80公里/小時),也能夠勝任?,F(xiàn)在白天日常工作和生活,即使是高速駕駛我完全可以脫鏡,但晚上駕駛為了安全起見,還是戴100度近視鏡。
【補充知識】:為什么我要保留100度近視,將目標視力設定為0.6而不是常規(guī)的1.0?
當年齡在40歲以上時,屈光醫(yī)生會建議不要完全矯正近視,而保留一定的近視度數(shù),比如保留75度或者100度,其目的是提前考慮了老視的矯正。正常人包括近視者在45歲左右會出現(xiàn)老視,正視眼要戴上老花鏡,近視度數(shù)較低者需要拿掉眼鏡才能看清近物,而近視度數(shù)高者則需要配兩付眼鏡:看遠的眼鏡度數(shù)較深,看近時要降低度數(shù)。因此,當年齡在40歲以上時,考慮不久的將來就要發(fā)生老視,權(quán)衡利弊之后犧牲一點看遠的視力,保證今后老視發(fā)生時也不用戴鏡。但是40歲以下的人做近視激光手術就沒有必要考慮老視問題,以完全矯正為佳,以充分享受清晰的視覺質(zhì)量。
更多新聞請點擊:http://db6686.com/news/
![](/images/eye_bottom.jpg)